自2022年九月《食農教育法》立法通過以來,「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」為首度辦理國家級食農教育獎項,共有兩百七十餘名參加者經實地查訪等三層評選,最終選出涵蓋學校、農民團體、民營企業與公益法人等共十五位,於不同領域執行食農教育之優秀工作者。

農業部部長陳駿季提到:食農教育目的為將人與土地、農民與環境間重新鏈結,重新了解飲食與農業的價值,食農教育法立法推動以來,感謝各部會與中央的努力,透過不同場域提供教育與各地農業相關場域活動,以達到深化國人農業價值、減少食物浪費、均衡飲食的理念。

本中心主任林如萍教授獲頒農業部特別頒發「食農教育特殊貢獻獎」,以表揚林如萍教授於食農教育的研發與輔導推廣,以「農為本,食為先」的概念,為臺灣食農教育的重要推手,並替臺灣食農教育立下「食農教育ABC模式」及「3面6項」之重要參考依據。

中心主任林如萍教授獲頒「食農教育特殊貢獻獎」

本次「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」共分為個人與團體組,個人組特優獎由台南安慶國小特教班廖肇瑞老師獲獎,廖肇瑞老師自行編製「溯源菜單」之主題教學,透過圖像將文字轉為特教班學生也可理解的圖片式菜單,並從中挑選食材進行主題深度教學,同時邀請特教生化身食農教育小老師,學生也透過食農導覽活動強化學習,透過食物落實教育。

團體組特優則由「家福股份有限公司」及「臺東縣池上鄉農會」獲得肯定,家福透過各營運據點舉辦「小小農夫體驗營」,吸引萬人親子響應,與銷售時同步推廣「產地之旅」,集點活動邀請消費者於購買產地到餐桌食材之外,也透過購買在地食材重回產地參訪,推廣農產溯源與永續概念。

臺中池上農會以在地農特產「池上米」為基礎,結合契作農民與跨域多元場域,發展全方位的食農教育,並結合不同農特產融入米食教育,將池上發展為知名稻米產地與食農教育示範基地。

延伸分享:
*認識本中心主任所提出之食農教育「食農教育ABC模式」及「3面6項」:食農教育知能手冊

*第一屆食農教育國家貢獻獎相關新聞:
行政院全球資訊網:卓揆頒發首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 肯定得獎人促進本土食農教育向下扎根、向上發芽
聯合新聞網:首屆「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」 卓榮泰出席頒獎表揚
農傳媒:首屆國家級食農教育獎頒獎 廖肇瑞培養特教生成食農小老師獲特優

  • Post author:

本中心主任林如萍教授獲頒「食農教育特殊貢獻獎」